现在位置:首页 >
返回上一页

心系扶贫不图报,持之以恒不言悔


记“铁路希望工程爱心大使”——原北京铁路局党委书记刘克天

双击自动滚屏 时间:2009-8-16 15:44:33


    年近九旬的刘克天同志是抗日战争初期参加革命的老共产党员。他从北京铁路局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后,和夫人赵文静一直都密切关注着贫困家庭子女的生活、学习,并积极参加希望工程开展的扶贫助学行动。从1994年至今先后共救助过15名贫困学生,这些学生分布在河南、河北、江西、安徽、贵州等省的贫困地区。老人的义举受到家中子女的全力支持,更受到周围朋友的推崇和赞扬。
    要说刘老扶贫助学的起始点,还得从1994年说起。当时刘老得知一则消息,北京机务段困难职工子女刘晶晶的父亲刘吉,多年前因公致残在家修养,月收入只有1500元左右,母亲在十三陵特区办事处食堂工作,每月也只有不到2000元的工资,每年给父亲刘吉不定期住院治疗的相关费用就要花费夫妇两过半的工资,再加上平时的日常开支,一家人的生活过的十分艰苦,对孩子的抚养更是难上加难。刘老通过多方联系终于与刘吉以及刘晶晶取得联系并答应每月拿出自己的一部分退休金对刘晶晶进行资助直至完成学业。从此开始了老人16年的助学旅程,并留下了一件件令人感动的动人事迹。
    2000年,刘老嘱托女儿在原北京铁路分局管内寻找一名急需救助的困难职工子女,于是13岁的女孩丁宇就成了两位老人的救助对象。丁宇是沙城铁路学校的学生。学习好,但家境困难,父亲丁金勇因肾功能衰竭长年靠劳保度日,母亲是位下岗工人。贫病交加的家境供丁宇上学实在艰难。在丁宇即将辍学之时,刘老和夫人伸出温暖之手寄款救助,使她能继续上学。孰料,2001年双方联系突然中断,就在老人为此事万分焦急时,他们的儿子通过沙城站一名职工打听到丁金勇家庭近况,并向对方说明要与丁家取得联系,仍要寄款救助丁宇上学。这一沟通使两位老人掌握了丁宇家中的特殊困境——原来丁宇外祖母又病重,全家人搬至外祖母处居住,与北京的刘老失去了联系。沙城站领导获此信息深为老人的执着奉献精神感动。同时他的善举激发了全站职工的爱心,纷纷解囊相助丁家渡过难关。08年,丁宇顺利考取大学,刘老十分高兴,随即挥笔给丁宇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鼓励信并寄去500元钱,同时表示会继续捐助她读完大学。
    “只要他读得上去,我愿意尽自己的力量伸一把手。”这是刘老在得知卞宇航同学家庭状况时说下的一句话。卞宇航,一个就读于省级重点学校石家庄第九中学的初三学生。平日里他生活艰苦朴素,学习名列前茅,考试成绩始终保持在全班前六名。可是这样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他的父亲却身患重病,腰腿不能伸直,母亲在他年幼时就已去世。父亲再婚,继母带有一个男孩,在卞宇航就读的学校上初二。继母没有工作,平时帮别人带小孩,每月收入200元左右,家庭生活十分艰难。这样一个极度困难的家庭多年来一直接受着刘老的帮助,夫妇俩从2003年开始每年坚持为卞宇航提供一定金额的学费补助,这一帮就是6年。
    近年来,刘克天同志的身体不是很好,可即使是在病床上,他仍然不忘记询问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情况,仍然会亲自给每一个孩子写信,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在刘老的潜移默化影响之下,他的子女也慢慢地加入到帮困助学的队伍中来,分别与贫困家庭结成了帮扶对子。
    除了扶贫助学,刘老还心系灾区群众。只要听说发生灾害,老人总是慷慨解囊,捐款款物。去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刘老夫妇听到单位组织向灾区群众捐助的消息后,因身体原因不能到现场捐款,特意打电话给离退办工作人员,委托捐出6000元现金并交纳了1000元特殊党费。去年年初还为南方雪灾捐款5000元。仅08年一年,刘老和夫人就为灾区捐款共计22000元。深刻体现出革命老干部心系灾区的迫切心情和与灾区人民同艰苦、共患难的深厚情谊。
    言教不如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激励的作用是空前的。在刘克天等老一辈同志的精神影响和带动下,这一爱心工程将始终得以传承,并不断地发展和壮大。




【相关链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